为了确保“人民法官为人民”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,使全院干警受教育、队伍建设上水平、法院工作见实效,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实践活动给法院带来的新变化,新气象。该院采取三项措施,把活动不断引向深入,扎实有序进行。
一是要以审判工作“四进”活动为载体,开展审判工作便民实践活动,不断增强全院干警的群众观念。积极开展审判工作“进农村、进社区、进企业、进学校”活动,要根据农村、社区、企业、学校的具体情况,选择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土地、房产、相邻关系、婚姻、继承、分家析产、赡养、土地征用、拆迁安置等案件到争议发生地公开开庭审理,审理中与群众沟通、让群众参与、对群众公开,努力满足人民法院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、新期待,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,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。
二是要以思想作风整顿活动为载体,开展利民实践活动,不断转变全院干警的工作作风。要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,解放思想,更新理念,解决思维方式陈旧、工作方法简单等问题,从实际出发,创新机制,改进工作。要不断加强司法作风建设,确保司法为民宗旨的有效落实。进一步强化司法为民的宗旨观念,熟谙民情,了解民意,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,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,不断巩固司法公开成果,依靠群众的监督和支持实现司法公正。
三是要不断提高办案水平,提高办案质量,不断增强全院干警的司法能力。要进一步深化对“三个至上”指导思想的认识,更加自觉地坚持“为大局服务,为人民司法”工作主题,办好每一起案件,接待好每一个当事人。通过组织干警撰写学术论文、开展疑难案件研讨、办案热点难点问题交流点评、庭审观摩评比、法律文书展示、书记员技能比赛、调解能手评比、执行能手评比和举办业务培训班等方式,“逼”着干警内部挖潜,引导干警岗位成才,不断提升化解矛盾,驾驭庭审,适用法律的本领,提高法官处理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;通过组织办案经验丰富、业务能力强的法官进行传帮带,提高法官运用法律、政策,把握人伦风俗,社情民意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