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法学园地 -> 案例评析

担心钱款难追窝藏逃犯 目的不成反遭定罪处罚

发布时间:2025-07-31 11:19:52





虚构卖树手段高

积蓄被骗没了招

一心只想把钱要

窝藏逃犯迷了窍

本是罪犯急跑路

怎会依你把钱付

有道是

天下奇事真不少

被骗仍助逃犯跑

一朝构成窝藏罪

身在狱中独流泪

法治学习不可少

遵纪守法才是好

维权依规又有度

自有国法把你护

基本案情



2021年、2022年,许某、吕某虚构已取得某市和某县部分路段旁所载种杨树的所有权,骗取多人信任,以签订树木买卖合同收取定金的方式实施多起诈骗犯罪,先后诈骗多人近百万元。其中张某因与他人合伙购买上述杨树被骗。



案发后许某和吕某逃避抓捕,公安机关于2024年3月15日将二人列为网上追逃人员。张某担心二人被抓、被骗的钱款要不回来,在明知许某和吕某被网上追逃的情况下,仍于2024年4月至6月在某地河边与许某和吕某共同生活两个月左右,其间为二人提供钱财、饭食、车辆等,直至2024年6月25日因涉嫌窝藏罪被公安机关抓获。



公诉机关以窝藏罪对张某提起公诉。



法院审理



法院审理认为, 被告人张某明知许某、吕某是犯罪的人仍为其提供财物、车辆、住宿等便利条件,帮助其逃匿,其行为构成窝藏罪,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。被告人张某认罪认罚,系初犯,可以从宽处理。辩护人关于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的意见予以采纳。遂依法判决被告人张某犯窝藏罪,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。



法官说法



窝藏罪所保护的法益是‌国家的刑事司法作用‌,其核心在于防止行为人通过提供隐藏处所、财物或帮助逃匿等方式,阻碍司法机关对犯罪的人进行追诉和制裁。窝藏行为不仅阻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,也为社会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。  



窝藏罪的构成需明知是“犯罪的人”而实施窝藏行为,“犯罪的人”一般是指已被司法机关依法作为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而成为侦查、起诉对象的人,常见的情形有亲朋好友不忍犯罪的人被捕、不法分子为谋取不当利益而提供帮助、协助逃匿等,常见的行为有提供金钱、提供隐藏处所、提供车辆船只等交通工具等。在此提醒广大群众,在面对“犯罪的人”时,应当及时、积极劝诫其投案自首,争取宽大处理,这才是最有效的帮助。



法条链接

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

第三百一十条【窝藏、包庇罪】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、财物,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
犯前款罪,事前通谋的,以共同犯罪论处。

关闭窗口

您是第 8777929 位访客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